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喜子的家

忘记零零年代,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日志

 
 
关于我

四十年前的十月一日,当朝霞洒满大地的时候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从此有那么多的人爱着我宠着我疼着我.我没有理由不好好活着,为了那些爱着我宠着我疼着我的人!

[原创]路在心头  

2011-11-17 00:41:27|  分类: 心情驿站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一直以来,“路在脚下”就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年轻时从没有对此有丝毫的怀疑且坚定的信奉着,执着的坚守着,总想在自己的脚下走出一条更好、更宽阔的路来,少年时千方百计离开山村,青年时费尽周折离开小城,中年时千里迢迢客居异乡……。现在回首,走来走去从没有走出盘绕在自己心头的那条路,月岁越长,悠悠的牵挂越多,这才明白路其实一直在自己的心头。

        深秋的季节,行囊在身,离开喧啸的城市,离开宽阔的柏油大道,我踏上了自己的心路,路的尽头才是我真正的家。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三十年前,马坊川里还没有这条乡镇公路,也不通班车,行人或赶着马车,或骑着毛驴咯蹬蹬的行走在河滩的小鹅卵石上。每学期放学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两个甩着长辫子背着黄提包的十四、五岁的姑娘急匆匆的走在河滩上。她们是姑侄俩,在60公里外的县城上初中,从早上6点走出县城到晚上10点才能回到家。她们相跟着走过了两个寒暑,才看到有一辆班车从川道里经过,那是一辆军绿色的老解放,敞开的车箱里挤着的密密麻麻的几十号人随着车身的颠簸东摇西晃着,车轮卷起的莽莽尘土覆盖在他们身上,只有偶尔眨巴的眼睛才能看出他们活着。

       班车只能解决她们45公里的路程,还有15公里的山路是非走不可的,这已经使她们很满足了,她们从没有奢望过那一天汽车能坐到家门口。

      站在马坊川这条似有似无的小河边,仿佛看到了30年前的小姑和我自己。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离开川道上山了,这是唯一的上山的简易公路,本来是石子路面,但高塬上厚厚的黄土早已将石子掩埋在身下裸露出偏褐色的黄来。我不知道这条路修建于何时,在我的记忆中它只是我无数次走过的一条羊肠小道,从县城回家每次走到这个地方就已经是夜幕降临的时候了,一群群归圈的羊“咩咩”的叫着从坡顶流水似的漫延下来,逼着人侧身站在路边等待它们的通过,那种熟悉的羊粪味儿会扑面而来,我知道距家越来越近了。

       那时,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开着车从这条路上经过,一直一直到家门口。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山路虽然曲折,但一点也不让人害怕。黄土高塬的西北部属丘陵地带,慢上的山,慢上的坡,没有那种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也没有那种急速十八盘的肘关节路,有的只是一种悠然,一种古老。它让人联想起吱嘎嘎响着的老牛车,让人想起咕碌碌转着的石碾盘,尤其让人想到岁月静好!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记忆中进村的这条路是笔直的,路中间并没有那个大坑,这块平展展的滩地是全村主要的粮食产地。本来是完整的一大块,农业学大寨那会儿由下乡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没日没夜的担挑肩扛筑起了一条条田埂将其分割成块状,说是这样保墒情,又在滩地的两头修筑了深深的排洪渠以防洪涝灾害。那时我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儿,常和小伙伴跑到工地上玩,由于能晃着脑袋背诵些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深受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的喜爱,也便常得到果丹皮、水果糖之类的奖赏,至今难以忘记。

       后来包产到户,每一块地都有了不同的主人,不同的主人怀着不同的心思料理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再也无人顾及两边的排洪渠。日久天长,排洪渠被瘀泥填平,就有一些小里小气爱占便宜的人在上面种上羊草、苜蓿之类使其彻底失去了排洪的作用。再后来,地的中间就被后滩流出的水冲出两个大坑,这块带坑的地是五叔家的,坑在一天天一年年的扩大,五叔担忧的说再过几年两个坑贯通就成沟了……

      黄土高塬的万仞沟壑本来就是这样形成的,我的家就在这里,在这群山环抱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塬上。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原创]路在心头 - 喜子 - 喜子的家

         这座院落始建于爷爷的壮年时期,记事起爷爷就背着我给挖窑的土匠送饭,挖了塌,塌了再挖,断续十多年也没建好。建成于父亲的壮年时期,那时父亲下放回村做赤脚医生。我放学回到家中常替父亲给箍窑的匠人送饭,匠人们打好土坯将爱塌的窑洞从里面箍一圈儿出来,乡下叫箍窑,又结实又暖和,高高的崖背下有七孔窑洞,看上去很气魄。到了弟弟的壮年时期,他已不甘心住在窑洞里,尽管弟弟、弟媳的身体状况很差,但还是倾尽心力盖起了三间一砖到顶的大瓦房,齐全的家电,时尚的家具无不显示出小两口勤劳持家的本领。

       生于斯,长于斯。这个被深秋红叶包裹着的小院落是我一生的牵挂。

  评论这张
 
阅读(402)| 评论(32)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