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点30分,晚点了1小时40分的T114次列车到达南京站。
南京站始建于1968年,位于金陵古城城北,前临玄武湖,后枕小红山,是我所见到过的地理位置最优越,景观环境非常优美的火车站。站前远眺,景观广场分为集散主广场区、过渡性引导广场区和湖滨亲水休闲区三部分。集散主广场直接连接主站房、地铁出入口,与各停车场连接快捷,以大面积铺地为主,两侧还栽植树木花草。过渡性引导广场区的中间绿地作下沉处理,放置各式景石,两侧伴以雪松树阵。湖滨亲水休闲区搭建了“亲水平台”,伸手触摸荡漾的湖水,即可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柔美。
远眺中华门
中华门外长千桥下的秦淮河
南京的中华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城堡,为明初都城的正南门,后称“聚宝门”,1931年改为中华门。中华门规模巨大,雄伟壮观,结构复杂,设计巧妙,是我国古代防御性的建筑,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华门是南京城垣十三个城门中最大、最雄伟的一个城门。它位于南京城南,是在南唐都城南门的故址上重建的,它的南面有雨花台作为天然屏障,门前后有两支秦淮河水横贯东西,前临长千桥,后倚镇淮桥,地势险要,为城南交通咽喉所在。
正在施工的仿古建筑物
“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可谓是江南民居的精彩写照。走在金陵古城里,感觉南京的民居文化民族包容性很强,据南接北,吴头楚尾。在民居造型上会感觉到多个地方的痕迹,尤以徽派建筑风格明显,但较之徽派建筑更简洁、精细,沉稳、素雅。本以为古城的民居都是有久远年代的,没想到恰好碰见了一处正在建设中的房屋,一打听,原来古城里沿街所能看到的古民居都是近年来旧城改造过程中照猫画虎画出来的。基本上都没有按原有的风貌恢复,特有的气质韵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放之江南乃至整个中国而皆准的、走到哪里都一样的假古董景观。
长江路九号位于长江路与洪武路的交汇处,是集购物,办公,居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高档建筑群,已成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和长江路文化街的标志性建筑群,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在长江路九号周边,我看到了江苏省美术馆,中央饭店,南京图书馆,总统府等好多处印象中的著名建筑物。
南京图书馆
中央饭店静静地依在江苏省美术馆的一侧
而我本次旅行只能去和将要去的只有总统府。
评论